规章制度

评建简报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您的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正文

山西传媒学院专业建设质量标准

时间:2021-06-08   来源:教务〔2021〕39号    阅读:

教务〔2021〕39号

专业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建设和基础工程,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为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快速良性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使专业建设过程和成果有据可依,有凭可考,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山西传媒学院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制订本标准。


质量环节

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

分值

评价得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专业建设的原则和思路(10分)

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合理、内容完善,专业定位准确、目标精准、思路清晰、专业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

3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科学合理,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目标要求明确,具备可操作性,执行效果良好。

3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能够体现人才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培养目标,能够满足培养人才所需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培养对象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

4


教学和改革(20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

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

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多样化。全面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实验实训课中能够有效利用现有实验实训室和实训设备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积极拓展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

6


教学改革

有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规划,有具体的教学改革计划和措施,并能够得到执行。每年均有省级及以上教改课题立项。

6


完成培养目标情况

能够圆满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确立的培养目标。

4


实验和实训(10分)

实验实训开出率

实验和实训课开出率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100%。实验实训室能够向学生全面开放。

3


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数量足够、利用率高。设施设备完善,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3


实验实训效果

实验实训成果显著,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独立实践能力。

4


教学效果(20分)

学生德育水平

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德育水平较高,遵纪守法、学风良好。

3


学生专业能力

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列培养要求,能够成为行业中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传媒人才。

4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有一定数量的校级以上的科技文化作品并获奖,在行业中获得一定的口碑。

3


学生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

论文选题(设计)紧密结合专业方向,符合培养目标,有一定的独立观点和创新,论文论点明确、论据确凿、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行文流畅。

5


学生就业和社会评价

毕业生毕业率和学位获得率均>95%,一次性就业率>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90%。

5


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15分)

教学规章制度执行

严格执行各项教学规章制度。

5


教学评价和检查

形成了教学质量保证和监考体系,积极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和教师评学等活动。

5


毕业生质量调查

每年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有毕业生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满意度调查材料和分析报告,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材料和分析报告。

5


师资队伍建设(15分)

师德师风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教学质量高。

5


师资队伍建构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不低于3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不低于80%,生师比至少达到23:1。

5


教学团队

按照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要求,建设相应数量和梯队的教学团队。

5


专业建设成果(10分)

一流专业建设

获批国家级、省级或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5


通过国家级、省级或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验收。

5


专业建设整体质量评价:□优  □良  □中  □合格  □不合格



注: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标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0-60分。



山西传媒学院教务部

2021年6月8日